【资料图】
近日,记者在沙子坡镇里的田野看到,收割机正在来回奔波,一排排黄熟了的油菜收割有序“喂入”机器,脱离油菜籽后的秸秆打碎从机尾均匀排出还田,农民们全力抢收油菜,确保颗粒归仓。
“以前人工收割油菜一亩地一人要3天,现在只要20分钟,机械化操作又快又省,既节约了成本,又解决了秸秆不能焚烧可直接打碎还田的难题,真正做到了减少环境污染。”青球村粮油大户曹光辉说。在收割季节,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,不断探索低碳生产、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,降低了劳动成本,秸秆还田后增加了稻田有机质含量。
“今年,全镇按照稻油轮作的方式发展油菜种植9950亩,预计亩产150公斤左右,产粮油1390吨,实现总价值970万元。油菜收割完成后,将全面启动水稻种植。接下来,将持续推进机播、机耕等全程机械化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全力保障粮食安全。”沙子坡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嘉杰表示。
今年来,沙子坡镇以激活农机先锋“红色引擎”赋能农机服务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作为重点,打造十字村、青球村绿色高质高效2000亩稻油轮作县级示范点。红木、塘口、六洞、凉水村6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镇级示范点,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、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,流转1000亩耕地,推广机械播种、翻耕、无人机施肥、施药等技术,破解制约稻油轮作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节本增收瓶颈,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。同时,采购先进农机17台,配备10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沙子坡红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深入推进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舒姗
通讯员 蔡文杰
编辑 杨霞
二审 芦晓娟
三审 陈海东
关键词: